人与人,终究是不同的。
有人说,成长的过程就是将哭声调成静音。恰巧,我也这样觉得。
从前,我以为爱哭的孩子有糖吃,或许这句话,到现在都还是有人讲这句话作为至理箴言。可我想说,那是错的。
爱哭的孩子有糖吃,可那是分人的。
当你被一个人所心生厌恶时,你无论是哭还是笑,懂事或是任性,倒是一种罪过;然而,当你被人所心生欢喜时,你的撒泼打滚都披上了一层滤镜,总有人在为你开脱,那是真性情,那是直爽,那是……可爱。
我不可爱吗?是的,我不可爱,因为没有人会喜欢我,所以,我不可爱。
还记得网上曾流行的一个词吗——吃货!
当所有人在夸赞这个词时,有些人因为吃得多,生的胖,被嘲笑丑八怪,肥婆娘……
这种词,从来都不是为他们所创造,却在用着她们的名义来创造。
有人不服,与人呛声,总是说出“我吃你家大米了吗?”“我这是可爱得膨胀好吗?”得到的不过是一句——丑人多作怪!
“寒门出贵子”这话耳熟吗,经常被人以此句来励志吧!
社会就是这样,缺了什么,便总是强调什么。所有人都觉得,每个人的出生点都是相同的,起跑线也是一样,可有人负重前行,有人开着赛车,两只脚的,从来都跑不过四只腿。
我闲暇时,便爱逛逛知乎,说来可笑,最近看到一个话题,甚是惊奇又气恼。
题主是个母亲,话里话外偏向儿子,做着偏心儿子的事,但却最末尾一直强调,自己不是重男轻女。
这是最浅显的虚伪。
刷抖音时,经常刷到此类视频——一直对比对待女儿和儿子的情况,对待女儿视如珍宝,对待儿子,弃之如敝履,甚至更过分的,拥着自己的儿子,羡慕别人生了个女儿。
重男轻女的话题向来是社会热点,但近几年,随着网络社交的快速发展,许多人为了追求热点,特意做出一副“重女轻男”的模样,这种行为着实令人作呕。
这种鲜明的对比,不正好解释了人与人为何不同吗?
今天欣文君在这里要祝福广大女读者「女生节快乐!」,同时也带大家了解一下女生节的过去和今天的秘密。如果你......
最近,心情变化复杂,感觉比上学那会儿读书学习了解的东西要难以捉摸。或许是这个毕业假太久,也可能是这个暑期......
上学期,我有幸加入了吴念真导演在政治大学开设的剧本写作课程。虽然我对写作课本身并不陌生,在复旦硕士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