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
总理在答记者问时,说到我国人均年收入3万元。
但是,有6亿中国人的月收入仅1000元。
1000元,是什么概念?
就是在一个中等城市租房,都很困难。
更别说现在又碰到疫情,很多人的生活和经济状况更是堪忧。
说实话,一开始我都不太敢相信。
1000元的收入,可能连填饱肚子都成问题。
后来我去查了一下,发现了一个残酷的真相:
我们之所以看不到“这群穷人”,是因为,他们没有生活在我们的身边。
有网友说,她从年初工作到现在,月收入没超过1200元;
有网友说 ,自家种了五亩地,一年的收入才5000元;
还有人说,自己在乡村助教,学校补贴一个月刚好1000元……
看来,大多数的人,仍面临着生存的巨大挑战。
为此,总理在采访中强调:
疫情过后,就业是最大的民生。
没有就业,那就是9亿张吃饭的口;
有就业,就是9亿双创造财富的手。
所以,为了改善老百姓的就业和生活,现在全国提倡“摆摊经济”。
这几天,摆地摊的新闻或段子,不时在社交网站刷屏。
想必你也有所见闻,那么,地摊经济真的能够帮助到普通人吗?
毋庸置疑,地摊经济当然帮助到了百姓。
不久前,江西的很多商贩,接到了城管柯文打开的电话。
柯文告诉商贩们,可以到指定地点摆摊。
接到这通电话的商贩,发出了灵魂三问:
有这么好的事?
你该不是骗我的吧?
要出租金的吗?
在等到三个否定后,商贩终于相信,这是真的了。
高兴之余,还不忘要把摆摊的同行一起叫过去。
而柯文随后,也在街道上设立了临时摆摊点。
听到这个消息,我想商贩们应该很高兴:
终于可以安心摆摊,挣钱养家了!
不止江西,其他地区也响应了“地摊经济”的提倡:
佛山率先开放占道经营开放申请,优先安排困难群体就业;
成都允许占道经营以来,增加摊区2230个,就业人数达10万以上……
截止目前,已经有27个地区,明确鼓励发展地摊经济。
除此之外,不少企业也对“地摊经济”大力支持:
阿里发布“地摊经济”扶持计划,提供超过700亿元免息赊购;
苏宁推出“夜逛合伙人”计划,为经营者提供1000亿优质资源;
京东发布“星星之火”计划,组织超500亿品质资源和小店经济……
在国家和企业的扶持下,大家也逐渐忙活起来:
腾讯总监,放着好好的招聘软件不用。
跑到路边摆地摊,还拿着喇叭大声吆喝——
腾讯热门岗位大放送,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郑州的白领们,用汽车后备箱摆地摊,形成了街道的一道风景线。
一位女士表示:
现在国家正鼓励地摊经济,而我们这些白领也趁着机会,
可以利用下班时间赚点额外收入。
令人惊讶的是,这位女士卖泡泡机,一天收入可达1000元。
网友听到这个数字,酸得也想跑去摆摊。
济南夜市里。
天还没暗,商贩们就骑着三轮车安顿摊点。
看到这密密麻麻的车和商贩,
我也忍不住,勾起对夜宵的回忆:
煎饼果子、小龙虾、烤面筋、烤猪蹄、
章鱼小丸子、酸辣粉、酸菜鱼、炒米粉、
冰粉、奶茶、棉花糖、鸡蛋饼、杨枝甘露……
咸阳90后小伙子,入驻夜市做烧烤。
每天卖出3000串烧烤,跃身成为销售网红。
不仅在夜市赚了7万,还成功减肥了20斤。
网友看到他赚钱,评论尽是羡慕嫉妒恨。
可没有人注意到,小伙每天5点起床,12点才收摊。
这才是摆地摊赚钱的真相,无论哪一行,赚钱都不易啊。
看完小伙的经历,不得不佩服他。
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这就是用辛苦劳动换来的回报。
有个90后女孩,利用晚上的时间摆地摊。
靠卖衣服日卖4000,520那天,她给自己买了一辆二手奥迪。
看到大家都在努力赚钱,真的很替他们开心。
以往,大家对摆地摊这件事有很多偏见。
要么觉得很低级,要么觉得没有脸面。
但地摊时代的全面开启,让很多人放下面子去赚钱。
无论是你学生、白领还是老人,都能够靠正规摆摊,来获取自己的收入。
不仅如此,大家积极向上的态度,以及对生活的热情,让地摊市场百花齐放。
疫情来临后,到处人烟稀少。
但现在,人间烟火气又重新回来了,真好。
地摊经济大火后,很多没摆过地摊的人,对此很有兴趣。
但作为互联网人,平时的工作都忙不过来,哪里有空摆摊呢?
于是,你就可以看到,网友们用想象力恶搞的段子或者图片:
以前做小贩,必须耳听八方、眼观四路,城管一来,就必须以迅雷之速,收拾摊子“跑路”……
如今,因为国家政策扶持,城管不仅不赶人,还喊话商贩快来摆摊马路。
无论你摆摊什么,只要不涉嫌违规,哪里都是生活的出路。
互联网人摆地摊,没有经验怎么办?
没关系,凭借一身本领,不怕摆摊有难度。
如果你是程序员,那么摆摊有两个出路:
1、回归“老本行”,修电脑、贴手机膜、刷机越狱等;
2、卖假发。越来越秃的程序猿,是假发的最佳代言人。
如果你在人力资源部做HR,那么面人无数的你,肯定适合做算命。
面试经验多了,一眼就能看准一个人。
这个技能不拾起来,根本对不起自己。
如果你是一个自媒体人,那就更好办。
驰骋老师早为大家分析了新媒体的摆摊之路:
对于进货(选题),新媒体人有着强大的分析能力。
他们擅用各个热搜榜单、市场趋势,来创造爆品思维。
横幅(标题),对一个新媒体人来说,也不是难事。
现在地摊竞争激烈,一个好横幅,往往决定了你的客流量。
想要高转化(用户互动),就要懂得拉近读者的距离……
总之,无论你身处什么行业,做什么岗位,只要你能把自己的工作技能,联系摆摊文化,那么赚钱养活自己不是难事。
另外,值得一说的是:
在地摊经济政策的开放下,A股市场的相关概念股,连续两日大涨。
什么意思?
这些股票所在的行业,因为地摊经济大热,而受到广泛关注。
这些行业中,食品饮料比休闲服务、商业贸易表现更好;
低调消费品,比如啤酒、调味品的市场表现也有一定提升。
而一些看似与此不相关的企业,也迅速抓住机遇。
比如五菱汽车,就推出了一款摆地摊的售货车。
这辆车最大的特点就是:
车箱采用特殊材料,防腐隔热、抗菌抗侵蚀、防水耐酸碱;
货厢空间达5300L,利于堆放物品,空间利用率高;
人性化防夹手功能,轻触回弹,安全防护……
不得不说,是小本创业的一个好选择。
同时,这也印证了五菱的生产理念:
人民需要什么,我们就造什么!
地摊经济在国家、企业的扶持下,让越来越多的人们受益。
也让那些生活困苦的人,对生活重燃了希望和热情。
同时,也让我们看到,国家真的有在关心我们普通人。
有人说,以前总觉得,关于国家的概念太遥远。
但从疫情爆发以来,却发现自己离国家越来越近。
身处国内的人们,就能很明显感受到:
我们的国家,真的在尽心尽力地为人民服务。
疫情爆发,国家马上响应,在短短时间内建立火神山医院;
疫情期间,确诊新冠的国人,可以在政府指定医院免费治疗;
虽然疫情还没完全过去,但国家为了民生,提倡了“地摊经济”。
其实,只要你看看其他国家,就会发现很多人,仍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而相比较之下,我真的觉得自己非常庆幸。
知乎里有人问:
你是怎么看待地摊经济的?
其中,有个人晒了一张烤红薯炉子的照片。
他说,自己上本科和硕士的学费,就是父母摆地摊卖红薯得来的。
虽然父母现在没摆地摊了,但还留着炉子。
他把“地摊经济”的事告诉了母亲后,母亲的反应让他五味杂陈:
“我就知道国家不会忘记咱老百姓的。”
是的,就像总理说过的:
国家是人民组成的。人民好了,国家才能好。
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
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
地摊经济的到来,带动了大家的就业和收入。
同时,也极大缓解了我们普通人生存的焦虑和压力。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政策扶持,我了解到两点:
底层人民生活的一个真实状况。
收入低于1000元,不是一件开玩笑的事,它真实地存在着。
但好在,国家也在不断出政策,扶持普通老百姓,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摆地摊这件事,绝对不丢人。
无论是摆摊,还是开小店,那都是人民赖以生存的就业岗位。
只要凭本事赚钱,不偷不抢,那这份工作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关于地摊经济,白岩松的总结深入人心:
我不喜欢摆地摊这个词。
而是应该变成室外经营,和有序占道经营。
各地政府,一旦敢于给自己添麻烦,才能够给受疫情冲击的商家添利润,同时还给消费者添快乐。
在刺激消费情况下,我们应该用更前瞻的思维,向前看!
2020年,对于为生活而奔波的我们来说,真的特别特别难。
有的人被降薪;有的人被裁员;还有的人连饭都吃不上。
鲁迅说,人的悲欢并不相通。
但即使如此,我们还是要努力过好生活。
只要我们摆正心态,放下面子,打开思维,就一定会有出路。
无论现在的你身处哪里,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我都希望:
你能够振作精神,走出困境,活出灿烂的人生。
作家桐华说过:
“也许因为这个世界有白昼、也有黑夜;
有冬天、也有春天;
所以光明总是与黑暗交错,寒冷总是和温暖相随。”
也许现在很难,但我相信,未来一定会有光明和温暖。
声明:内容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只做分享展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有人说,纸媒产业的冲击是时代顺应的必然趋势。又有人问,假如报纸发行量增加的话,会是在什么情况下增加呢? ......
各位萌新大家好呀!我是小微说起小微,大家是否陌生呢?下面就为萌新揭露小微的真“面目”趁此机会小微正好招兵......
船在慢慢的上滩,我背船坐在被盖里,用自来水笔来给你写封长信。这样坐下写信并不吃力,你放心。这时已经三点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