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的朋友圈内最沉寂的人就是那些大学生了。
大部分人几乎不再频繁地更新朋友圈,即使发了,也只是一些歌曲分享或者追星的消息。
上次约朋友出去吃饭,我有些好奇地问道:你最近为什么不发朋友圈了呢?
要知道她曾是我朋友圈里最活跃的自拍达人。
她懒洋洋地来了句:
“我懒得化妆。生活好无聊,我没事做。”
仔细算起来,因为疫情的原因,大部分高校都放弃了返校教学,大部分学生都已经在家中待了半年有余。
而这半年怎样过,其实真的可以决定他们以后的人生。
“毁掉一个年轻人的最有效方式,就是让他闲着。”
大学生的网课的情况都差不太多,因为还不熟悉网课的教学过程,开始的第一周当然很认真地对待。
因为要长时间盯着电脑,这样一天下来会感到非常非常累。
可一周的课程结束,大家都慢慢熟悉了网课的教学模式,摸清了哪个老师注重考勤,哪个老师喜欢点名提问。
把网课教学完全摸准之后,大学生网课的画风就开始直线跑偏。
比如能架腿一定架腿;
有东西吃一定嘴巴不停;
有床躺绝对躺;
有手机绝对玩;
爸妈一进门马上拉出我的笔记本……
比如在语音会议上打开卢本伟的语音包;
或者直接签个到就和朋友出去玩,发了朋友圈却没有屏蔽老师……
当这些例子给我们带来趣味的同时,我们从来没有反思过这种不认真、甚至是娱乐戏谑的态度将会怎样毁了这些大学生。
线上学习的方式真的太容易“划水”,很多人宁可在宿舍群里发表情包尬聊也不愿点开一秒老师发的学习视频。
挂科数量之庞大,也可以想见。
因为时间太多,线上学习又是那么枯燥无趣,一天中能有效利用的时间寥寥无几,所以只能想尽办法填满那些苍白的缺口。
于是就只能将时间花在毫无意义的手机娱乐中,通过手机来窥见新鲜的生活和虚无的刺激。
然后放下手机,突然发现自己完全不知道今天学了些什么。
《双城记》中,狄更斯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在这长达半年的空闲中,摧毁一个中国大学生,真的很容易。
不知道大家听没听过“奶头乐”理论。
要使全球80%被“边缘化”的人安分守己,不要挑战顶端部分20%的人,就需要采取色情、麻醉、低成本、半满足的办法解除80%人们的精力和不满情绪。
这个时候,肥皂剧、垃圾综艺、娱乐平台和色情电影就成为了最低廉的奶头。
人的内心就像空洞,当没有真正热爱的事情去填补时,低俗的奶头就会趁虚而入,而大部分人其实根本没有办法拒绝。
李健是我很喜欢的一位歌手,在上一档节目时,观众们发现李健居然还在用早已过时的老人机。
那部手机甚至不能触屏,只能简单的接打电话发短信,更别提一些娱乐软件和社交平台。
他没有微信,不用智能手机,不爱上综艺,也不喜欢娱乐圈。
所以当空闲时的时候,他能做的是写写歌词,喝茶种花,或者和妻子一起学做咖啡,收拾书房。
他一直被成为是“喧嚣时代的低唱者”,在娱乐繁华充斥人们生活的浮躁年代,李健还在坚守自己的精神花园。
就如同高晓松说的那样,我们身边这一波人都不是当初的模样了,只有李健还是当年那个李健。
当一个人可以放下身边所有的娱乐,甚至说从未有过想要接近浮华娱乐的想法,那么他的人生一定更加充实和稳妥。
就像疫情期间被迫待在家里面的年轻人们,有些人用抖音、微博日复一日地窥探着虚无的热闹和欢乐,任凭自己日益松散和颓废;
有的人却利用这段时间不停充电学习,充实自己的同时也拿到了许多的offer;或者开始了一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自学吉他、跳舞、甚至是厨艺……
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非常倔强的年轻力量。
而那些纵容自己闲下去的年轻人们,他们没能学会一样技能、培养一门爱好,甚至向着消极颓废的一侧滑落,虽然每天追追剧、看看综艺也很快乐,但那快乐只存在于瞬间。
真正能让你获得充实感和满足感的,不是无止境的空闲和放松,而是那些需要长期投入、你完全有激情去做的事情。
我的一位导师认识很多导演,某些电视专题片的导演并不很有名,在圈内地位也不高,甚至长期挣扎在温饱线上。但他们每天都在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虽然很忙很累,但他们活得很快乐。
在忙碌的拍摄工作结束后随意地坐在摄影机旁打开一瓶冰凉的啤酒和朋友们开着不很雅致的玩笑,这是他们一天中最满足的时光。
而在长期的倦怠和空虚中,我们对生活的一些快乐和激情的感受力也会被磨灭很多,这也是为什么近几年很流行“丧”文化和“佛系”文化。
原因很简单,因为停滞不前是最容易做到的事。
而这绝对不是一个昂扬的年轻人应该具有的心态。
至少我们不能让娱乐来导致思维退化、个人发展受阻,因为“深度”和“快感”往往是不能同时共存的。
而往往,我们一刷上手机,就会迅速沉浸在娱乐王国中,然后就忘了我们刚刚打开手机时到底是要做什么。
在警惕情绪对理性的替代之后,也许我们会有更加客观长远,积极向上的生活选择,我们的人生也许就能在有限的长度里延伸一些宽度。
前段时间b站的宣传片虽然饱受诟病,但传达的观念的确是希望我们年轻人能对生活有一种激情和热爱。
柴静在《看见》中说:“从不假思索的空虚无聊中挣脱,这才是活着。”
让我们共勉。
声明:内容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只做分享展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有人说,纸媒产业的冲击是时代顺应的必然趋势。又有人问,假如报纸发行量增加的话,会是在什么情况下增加呢? ......
各位萌新大家好呀!我是小微说起小微,大家是否陌生呢?下面就为萌新揭露小微的真“面目”趁此机会小微正好招兵......
大家好,我是欣文君。本文是把本次“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相关内容做的梳理。一一一、本次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