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要提醒大家一个赚钱方法:
致富靠双手,只要不怕脏、不怕累,
周入2000澳元(RMB1万元)不是梦!
从去年12月开始,新州实施了Return and Earn计划,通俗说就是“你回收瓶子,我退钱”。
相当于政府花钱跟你买饮料瓶,每个10分,不过瓶子必须符合要求,包括:
不扁,不破,
原始标签完好,空瓶。
可以回收的瓶子材质包括:PET,HDPE,玻璃,铝,钢,液体用纸板(liquid paperboard)。
计划已经实施八九个月了,不知道小伙伴们有没有拿瓶子换过钱?
小编现在是经常看到人翻黄桶,不过,据报道,较为准确的数据是:
计划实施以来,
新州五分之一的居民退过瓶子。
似乎还有人把这当做“专职”来做了,北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居民就表示:
“我用瓶子换来的钱支付了全家人去斯里兰卡度假的钱,我每周最多可赚2000刀。”
北岸议会的发言人也证实:
“我们确实接到一些居民的电话说确实如此。”
不过,回收瓶子赚钱虽好,但是,这个计划还是有很多地方饱受批评。
最明显的一个问题,相信大家可能也遇到过了。
有些在黄桶翻找瓶子的人很不负责任:
翻完黄桶,瓶子带走了,各种乱七八糟的垃圾也散落一地,然后也不知道收拾一下就扬长而去。
一位愤怒的悉尼er就在脸书上写文怒批:
“在黄桶翻找瓶瓶罐罐的人,你翻完把垃圾再放回黄桶是很合理的要求,并不难做到。举手之劳,大家都好。”
另外,工党环境事务发言人Penny Sharpe提到另一个问题:
你翻我家桶,要不要先跟我打声招呼?
“问题是有些人未经你同意就翻你垃圾桶,还把垃圾弄得到处都是。我家附近有些小孩会事先说一声,然后再翻找,这样就很ok。”
第二个问题是回收点数量不足。可能有些小伙伴也切身体会了:
想要回收,
可是家附近找不到回收点,
最后有心无力。
实际上,政府的目标是建立800个回收点,可是目前尚未达标,还差131个。
因为种种原因,目前回收的情况其实不太理想:
从12月1号到7月31号,流入市场的瓶子大约有23亿个,可是仅仅回收了5.4亿个,大约相当于四分之三的瓶子最终的归宿仍然是黄桶。
最后,也是这个项目非常讽刺的一个地方:
羊毛终究出在羊身上。
怎么说呢?首先,大家应该知道的是:
该计划耗费巨大,除了退款,还需要管理费之类。
据估计,12月实施以来,该计划的已经花了政府2.684亿澳元(RMB13.42亿元),其中只有5400万是退款,也就是从居民手中买瓶子的花的钱。
所以,这其中差了2.144亿澳元(RMB10.72亿元),自然也是人民买单。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个计划实施后,有些饮料已经涨价了?
饮料厂家为啥涨价呢?就因为政府会找他们收钱,也就是说,政府退给你的钱,也是从饮料厂家那里征收的。除了退款钱,还会收管理费。(欢迎关注我们的抖音账号:悉尼那些事儿 或搜“mandage”)
厂家成本上升,自然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报道称,目前软饮料、啤酒、瓶装水已经涨价,幅度是:
每箱涨4刀。
换句话说,如果你喝了饮料不把瓶子拿去换钱,那你应该还亏本了;
如果你把所有瓶子都换钱,可能刚刚保本;
要想赚钱,就得去翻别家的瓶瓶罐罐……
感觉也是呵呵。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有人说,纸媒产业的冲击是时代顺应的必然趋势。又有人问,假如报纸发行量增加的话,会是在什么情况下增加呢? ......
各位萌新大家好呀!我是小微说起小微,大家是否陌生呢?下面就为萌新揭露小微的真“面目”趁此机会小微正好招兵......
大家好,我是欣文君。本文是把本次“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相关内容做的梳理。一一一、本次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