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中年女性的爱情”,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会不会刚张开嘴,却又什么都讲不出来呢?
在当下的影视作品中,我们看到的中年女性大多为已婚妈妈。她们一方面忙着“鸡娃”,为孩子安排各种课程;另一方面又想方设法地查出老公的行踪,希望处理掉他身边那些秘密情人。至于她们的情y需要,则是渐趋于一张白纸的状态。
但《爱情神话》这部电影,却由“三男一女”为搭配,以一种另类的方式聚焦在中年女性的爱y探索——别误会,这可不是“三女争一男”的故事,反而是以低成本、好口碑,吸引了大量观众的注意,赢得了不少票房。
毕竟,当女人的感情生活,不再以男性的想法为中心,而是聆听自己的真实需要时;那些传统的、刻板的爱情神话,也随着剧情的发展随之被打破——“一个女人没有为自己活过,是不完整的”。
谈爱或生活,她们也拥有主导权
打开电视剧,或者走入影院,我们常常看到的爱情片中,大多数都是以男性(男主角)为主导的内容。
从霸道总裁、宫斗、甜宠、中年玛丽苏……哪怕是大女主题材,剧情发展都趋同一致:在紧急关头下,女主角总是需要依赖男主角的拯救,才可以脱身;而她自己,则被塑造成了一个漂亮的“花瓶”,虽好看却没有解决生活琐事的能力。
女性即使对亲密关系有更多反思,最后也只是被表象的甜蜜所掩盖。至于在年龄歧视盛行的中年女性,更是因大众的刻板印象,被苛责为“剩女”,而更加没有发声的机会。但这种刻板的人设与剧情,却在《爱情神话》中得到了翻转。
女主角之一的蓓蓓,是男主角老白的前妻。她性格保守,觉得女人一定要生一个孩子。但她又不甘于束缚,婚后偷偷出轨,却又为自己正名“不过外面玩得花,但还是以家人为中心”,理直气壮地认为“只是犯了全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
女主角之二的格洛瑞亚,是老白的学生。她有一个“薛定谔的老公”,常常失踪而不着家,而她也对此一点都不上心。过着“单身生活”的她,自认有钱有闲、老公失踪,是人生中最好的状态——太灵(太好),是她对自己生活的评价。
女主角之三的李小姐,是老白的追求对象。她有过运气不好的时候,大学和研究生都差一点进入很好的学校,结婚也没有找到好的对象。但离婚之后,她有着自己的事业,培养自己的女儿,也对爱情干脆地“断舍离”,从不拖泥带水。
至于维系她们三个人的老白,则是本片中的男主角,一个憨厚的、小资的上海中年男性。他会打鼓、写诗、画画,自称为“杂家”;他又是一个极其传统的男性形象,虽然看不得儿子化妆、打扮,却又愿意帮李小姐带小孩、为她们做饭。
或许看到这里,观众开始发现,这部电影非常有趣。因为男主角的人设开始“接地气”了,而三位女主角也不再是苦大仇深的形象了——中年单身女性过得并不凄惨,她们有自己的事业,自己的梦想,也正在为美好的明天而继续奋斗。
这不仅是重新为中年女性正名,也是让大众重新弄反思对中年人的刻板印象:在现代社会中,很多人都认为中年人应该已婚已育;但事实上,单身独活也是一种选择,女性也不一定需要由男性来支撑,她们本身就很有力量且很强大。
此外,不一样的人设,也彻底改变了电影的内核。在这部《爱情神话》中,面对亲密关系、生理需要,三个女主角的思想与行为,都不再是扭扭捏捏的姿态,而是非常大胆且直接的表达,反而让老白显得像是一个衬托红花的工具人。
比如格洛瑞亚与老白在一夜情之后,不仅早起去买了早餐,而且还特意用钱买他的画,避免老白尴尬,希望以此修复彼此的关系。但老白对此还是觉得不妥,格洛瑞亚只好轻飘飘地笑着回应:“白老师,我很危险,不要爱上我哦!”
又比如与老白暧昧的李小姐。当李小姐发现老白以“借宿”的名义,而希望行同居之实时,她是非常犹豫的。但她没有明确地拒绝,而是以“鞋子不合适就要丢了”为由,巧妙对彼此的关系“断舍离”,避免让彼此感到难堪。
更不用说在婚内就已经出轨的蓓蓓。在离婚后,她不再困于老白的“无趣牢笼”中,而可以恣意地去舞厅,等一个有缘人陪自己跳一段。若老白无法理解她对于生活q趣的追求,那就在婚后坦坦荡荡做真实的自己。
是的,当老白还在担心一夜情发生了,自己又有喜欢的人,不知道如何与她们处理好这些关系时;这三个女人,早就已经做出了决定,无需由他来指点,而是告诉他应该怎么做、怎么办——在探索情y的过程中,女性当然可以掌握主导权。
她们不需要继续等待,也不需要被人拯救。因为更重要的是,她们需要聆听自己的声音,回应自己的需要。而电影中三位女主角的思想与行为,也给广大观众呈现出最真实的现代女性样本:
无论是谈恋爱,还是情y探索,我们都在用心体会、慢慢享受,从而做出每一个让自己舒服的决定。至于是不是一对一的传统恋爱关系,我们根本不在乎;只要快乐,就足够了。
女性情谊,比“打小三”更重要
除了展现出真实的中年女性追爱样貌,这部电影还通过故事情节的推动,给观众提供了一个有趣的想象空间:女性之间,还有比“打小三”更重要的事。
过往,在描述中年女性的情y生活中,我们免不了会看到大量“大婆大小三”的内容。如果老公出轨,老婆肯定就会通过各种方式逼退小三,从而让老公“回归家庭”,最后呈现出来合家欢的大团圆结局。
至于这个本应承受道德和法律责任的老公,则非常幸运地在这段关系中,可以全身而退。而女性之间的嫉妒、怨恨,则被无限地放大,甚至扭曲地成为了女性性格及品质的代名词——但,这也在《爱情神话》中,得到了重新诠释。
在影片中,三个女主角都与老白有过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但面对彼此,三个人都非常地坦荡,也没有把对方当成关系中的第三者,更没有呈现出竞争或防御的姿态,而是轻轻松松地开启对话,并随机应变地回应对方。
这个有趣的过程,被编剧以“吃菜”的形式,呈现出来:那天,老白想邀请李小姐吃饭,但格洛瑞亚却因“老公被绑架”而前来哭诉,前妻蓓蓓又因为送东西而上门;三个女性就这样面面相觑,而一顿私房菜也由此变成一群人的大锅饭。
面对老白做的拿手好菜——鲫鱼豆腐汤,三个女性都开始话里有话,从话带入到现实场景:李小姐说“自己还没有吃过”,格洛瑞亚却表示“自己是吃完就走的野猫”;而蓓蓓却嫌弃地表示“自己已经吃过好几年”。
如此剑拔弩张的场景,让人以为接下来就要鸡飞狗跳,开启三个女人“扯头花”的画面。但出人意料的是,李小姐却话锋一转,提醒大家其实都是顾客,没必要为了一盘菜(而且是剩菜)而生气。
话一出口,格洛瑞亚与蓓蓓也心照不宣地附和,开始谈起了自己对女性身份的认知:“一个女人没有找过一百个男人,人生是不完整的。” “一个女人没有挣过一百万,人生是不完整的。” “一个女人没有浪迹过天涯,人生是不完整的。”
你看,对于爱情、情y,她们不仅是掌握主导权,更是拿得起、放得下,没必要为了一个男性而生气、吵架,这一点都不值得。三人如此惺惺相惜的态度,也从那之后,让彼此从陌生人变成了朋友。
更有趣的是,初相识的微妙只是女性情谊的“点缀”。随着剧情的发展,编剧还给女性之间的发展安排了另外一场重要的戏,让观众重新看待女性情谊,以及反思女性之间的力量传递。
为了助老白圆“画展梦”,邻居老乌花了很多时间与精力,给老白找场地。但看到老乌找的各种千奇百怪的场地,老白只好拒绝他的邀请。为此,老乌骂老白是因为“被两个女人耍了”,不知道如何处理关系,才对画展场地如此不上心。
但没想到的是,老白最终确定的画展场地,却是由这两个“扰乱了老白心智的女性”——格洛瑞亚和李小姐一起帮忙,找了一个画廊。她们的联合,也正是对老乌话语进行一个强而有力的批判:红颜祸水的污名,实际是对女性能力的诋毁。
当她们联结起来,不再忙于“打小三”时,真实且动人的情谊才得以呈现在电影画面上。对此,《爱情神话》的女导演邵艺辉,也通过精炼的台词,讲出了自己对于影视作品中女性形象及女性情谊的思考:
“今天的男导演拍女人,只有两种:一种是风情万种的女人;一种是哪哪儿都好,对他死心塌地的女人。其实中国导演根本不懂女人。”
是的,女人才更懂女人,这也是这部电影成功的原因——打破了大众对女性形象的刻板认知,也打破大众对爱情神话的预设——
以往,爱情电影不是悲剧,就是大团圆结局:女主角身边总是需要由一个男性配角。但在《爱情神话》的结尾中,三个女性还是单身,依然过着独立、潇洒的单身生活。她们享受当下,并互相陪伴,便是最大的快乐。
而这,也是我期待看到的“大女主”的电影:男性角色不再是剧情的中心,女性也不再是为了男性而互相“争宠”;过往的性别身份可以重新被塑造,并通过剧情带给观众一些新的思考机会,从而看见女性生活的更多可能性:
没有过分的矫情,也没有夸张的煽情,爱与欲不再是铁板一块,可以像水一样肆意流动。
本站只提供内容展现不表达任何观点,本文内容由作者投稿发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人类调研所,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enw.com/248
评论列表(0条)
这里空空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