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华为手机坎坷入局,艰难上桌,苦修几年,结果越来越惨淡,最终被任老板挂牌出售,幸好没卖出去,才有了华为终端如今的辉煌。
大家好,我是Edward。
这期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华为手机坎坷入局,艰难上桌。
海思芯片
1、海思成立
2002年,华为在国内的2G技术和小灵通上一败再败,中兴和UT斯达康则抓住机会大发横财。 同时,这一年也是国内手机市场全面大爆发的一年。中兴手机从濒临卖掉一跃成为其三大战略业务之一,前前后后赚了100多亿元。爱立信、诺基亚、松下等外资品牌凭借着跟中国移动的合作大赚特赚。一个松下GD88彩信手机都能卖到8000多块,一机难求。
2003年11月,华为终端公司正式成立,但一直都是做的贴牌机,唯一可喜的是当年海外无线的收入增长了10倍,整体营收达到了317亿。终于摆脱了生存危机,华为也就有时间腾出手做新业务了。成立安捷信做基站配套的铁塔和天线,而任老有天夜里受某位大仙托梦,告知其2019年有一劫,赶紧成立成立个公司解决卡脖子问题,好吧,这明显就是胡扯。
但一直做贴牌手机的任老板知道,国产手机的处理器纯粹依赖进口,百分之百的依赖就意味着,一旦外国芯片供应商一断供,国内的这些手机厂商们,包括自己,无一例外都得倒闭,国内的手机行业也会因此瘫痪,而自己的通信行业哪哪都要芯片,任老焦虑了,现在是还好,万一断供了,这不就又到了中国通信行业生死存亡的时候了。
以现在来看,只能说是未雨绸缪,高瞻远瞩。
于是,在2004年,任老板马不停蹄把华为原有的集成电路设计中心独立出来,成立了一个华为全资子公司,海思半导体公司来了。
其实海思不单单做手机芯片,移动通信系统设备芯片,传输网络设备芯片、家庭数字设备芯片等,它无所不包,统统都做。只是华为让麒麟芯片成功出圈,名声大噪了。
网传任老对海思总裁何庭波说过一句话,“给你2万人,每年4亿美金的研发经费,一定要站起来。”后来又有:“别慌,造芯片我养你。”就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这要是真的,也是霸总无疑了。
海思一诞生,面对可是一个全新的战场和游戏规则,友商已经不再是老对手爱立信,诺基亚,中兴这些系统公司,而要和高通,联发科,博通,安霸,SONY,三星等等一众国际芯片巨头同台竞技。
处理器芯片的设计难度有多高,想必大家都知道,技术复杂,技术门槛高,所以,一经几年的发展,海思的手机芯片团队也一直没拿出什么像样的产品,但任老板对团队的投入资金却越来越大。重金之下,海思的技术人才直接突破了3000人。
2、第一颗芯片
像样的产品做不出来不说,市面上的竞争对手也越来越多,海思害怕呀,并且任老板的对自己的期望还越来越大,你说海思能不愁吗?愁啊,愁得都睡不着觉。然后突然间,灵感就来了。
因为联发科的一揽子计划推出,三个人就能做一台手机,山寨机快速崛起,关于这个一揽子计划咱们在上期讲到过,这里就不细说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观看上一期。因为深圳就是这帮山寨机的聚集地,所以深圳就喜提了寨都的称号,那个时候的山寨机王多到什么程度呢,据说你在深圳的上空扔一块板砖,就能砸死两个捣鼓山寨机的。
联发科一揽子方案那是一个铺天盖地,让海思一下子醍醐灌顶了不,我可以借鉴联发科,找人做整机,我来提供芯片,这样还愁自己的芯片没有用武之地?所以2006年一个叫TURNKEY的方案在海思正式启动。
一款芯片从启动到做成,至少要三年时间,可能三年都是少说的,一块芯片的投产要设计,研发,论证,流片,适配,量产,各种步骤,十分复杂。
等到2009年,海思终于推出了旗下第一颗手机处理器Hi3611,这个处理器江湖人称“K3V1”。
不过呢,该说不说,这颗芯片的工艺和规格都很一般,而且还很局限,是专门为Windows Mobile系统开发的。并且这颗处理器的出生时间也很恼火,自家的终端公司深陷在为欧洲运营商定制3G手机的泥沼之中,自家的金主也在为基站的事情绞尽脑汁,没空做手机,并且这个Windows Mobile系统,当年用的人就少,现在都已经黄了被微软干掉了,直接就是方向性错误。海思之前最担心的事情出现了,幸好它有planB啊。
海思二话没说,立刻马上就去了华强北,找了家山寨厂来做整机,当时那款手机还是高仿HTC的。该说不说,虽说这个K3V1的性能一般,还局限,但挡不住它便宜啊,性价比杠杠高。一时间,坂田基地门口摆摊的,卖的全都是搭载K3V1的山寨智能机,海思这终于盈利了。
3、华为“遵义会议”
这下可乐坏了任老板,总算没有辜负自己砸钱之托。虽说呢,这个小家伙跟同期的德州仪器和三星的产品没法比,但这可是海思从零到一的第一步,也是中国手机芯片从零到一的第一步。这一步虽说走的十分缓慢,但是好赖已经迈出来了,一下子让任老板的自信心爆棚。
但是,福祸相依了不。对比任老板的乐观,海思营销副总裁胡总(胡厚崑)那边就整个一个愁云惨淡,穿梭在嘹亮的手机叫卖声中不堪其扰,不是因为别的,纯粹因为觉得给低端山寨机服务混淆了华为的定位,搞低了品牌的价值,华为海思本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这么下去,海思绝对会影响华为的口碑。
就在胡总还没有想出应对之策的时候,转机来了,华为海外的运营商贴牌机战略烂尾,任老板决定大力出奇迹,全身心拿下手机市场。
2010年12月,任老板召开了让华为终端起死回生的一场会议,史称华为“遵义会议”。会议确定了不再主做运营商定制机路线,而是走开放市场路线,建立自己的品牌。确定了手机终端的作战方针之后,剩下的就是全力以赴。
任老板把手机业务的地位提升到运营商业务和企业业务同等地位,三驾马车并驾齐驱。还把做运营商业务的欧洲总裁余承东调回,担任终端公司的CEO,陆续在上海建立研发中心,拨款40多个亿,打算一杆子捅到底,先把手机市场的水搅浑。
与此同时,2011年,小米这个风口上的“猪”,开始起飞。小米M1开放购买,3小时内,10万台售罄。这是个什么概念呢?2011年,诺基亚在中国全年销量2000万台,平均每天卖5万台。小米3个小时的销量是诺基亚的2倍还多。意味着中国手机市场的功能机时代已经过去,智能机时代来临。
华为的标杆这不就来了吗,在小米推出MI1一个月后,华为发布了对标性荣耀手机。但是因为性价比低,内存,芯片都落后小米,扔向市场很快就沉了,连个水花都没有溅起来。低端机打不过小米,这条路不行,还有另外一条路,模仿iPhone,走高端路线。
2012年,华为重新构造了自己的产品线,推出了华为Ascend这一品牌。
Ascend下面分为四个系列,D,P,G,Y ;分别是钻石,铂金,黄金,年轻;对应旗舰,高端,中端,入门。2012年4月18日,华为AscendP1发布,是华为首批双核产品之一。
这款P1是在性能外观都不妥协,金属质感,超长待机,连手机设计都找了宝马的设计师范文迪先生亲自操刀。余承东本想着这台手机能够掀起波澜,没想到又一个石沉大海,销量最终只有100万台,是小米销量的十分之一。
技术改变世界,梦想创造未来。
我是Edward,我们下期见。
本内容观点仅代表发布作者本人观点立场,欣文网平台只做信息内容展示和存储。发布作者:全网转载,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enw.com/28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