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经授权转载自
有意思报告
(ID:youyisi_cn)
作者:屈博洋 辛文昊
从新疆来河南旅游的阿悦,本想解锁烧鸡、胡辣汤和灌汤包等中原美食,谁曾想却被家乡美食“大盘鸡”给拿捏了。
短短一条马路,抬头是大盘鸡,回头还是大盘鸡,气焰甚至盖过了蜜雪冰城。
在洛阳最著名的美食街之一——老城十字街,就出现了包含娜娜大盘鸡、机车工厂大盘鸡、青青大盘鸡在内的5家大盘鸡门店,附近一公里的繁华街区里更有超过15家大盘鸡及相关门店。
住在河南郑州的小鹏告诉有意思报告,大盘鸡还真不是给外地游客准备的,别看店多,更多是承载本地用餐需求——三五好友一起吃顿大盘鸡,是不少河南人每周必不可少的社交活动。
不过,在如同小鹏这样土生土长的河南人眼里,大盘鸡却是一道从小吃到大的家乡菜。
在百度地图查询关键词“大盘鸡”,仅郑州市就有1903家,洛阳市有830家,周口市645家,还有南阳、许昌、驻马店、新乡等河南重要城市也均有三百家以上的门店分布。
红餐大数据公布了一个占比数据,截至2023年11月,全国大盘鸡的门店主要集中在河南、河北、山西、新疆和陕西五个省份,其中河南占比最高,达到35.3%,占全国门店数量的三分之一,而大盘鸡的发源地新疆只占到9.4%。
河南土地面积约为16.7万平方公里,而新疆的土地面积足足有166.49万平方公里,也就是说,在面积仅为1/10个新疆的河南土地上,开着几乎是新疆4倍数量的大盘鸡门店。
(图/高德地图截图)
新疆大盘鸡,为何在河南落地生根?
人口迁移是大盘鸡能顺利进入河南的基础。河南省餐协美食观察团团长、郑州市餐协副秘书长、《中国烹饪通史》编委孙新权也告诉有意思报告,大盘鸡在河南的发展已有近30年,而最初大盘鸡在河南的流行,与大批河南人在新疆务工创业有关。
早在2006年,时任新疆河南商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的许时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新疆已经成了河南人创业的好去处,目前在新疆的河南人有360多万。”
到了2023年,据新疆河南工商企业联合会现任会长孙磊介绍,目前新疆有400多万河南人。
而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发布的《人口情况》显示,截至2023年末,全区常住人口为2598万人。也就是说,在新疆大约6个人里就有1个河南人。
(图/pexels)
在与新疆人民长期共同生活中,河南人民也逐渐喜欢上了大盘鸡,并将这种做法带回河南。
这就不得不提河南人包容的口味和饮食文化。
历史上看,河南地区曾出现多个朝代的都城,经历过夏君主启的国宴“钓台之亭”、史书记载的“周代八珍”以及唐朝武则天定制的“洛阳水席”等多场国家级名宴,又经历了《清明上河图》记录的坊间繁华、《东京梦华录》记载的“七十二正店”酒楼等民间饮食发展,口味之丰富自然不必多说。
地理文化方面,河南地处中原,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在这里融合,讲究“中之和”的烹饪之本。
所谓和,就是兼容并蓄、五味俱全的饮食特色,将东西南北风味都融入其中,如豫西以牡丹燕菜为代表,口味偏酸;豫南以信阳炖菜为代表,口味偏辣;豫北以炒三不沾为代表,善用土特产,口味更重一些,豫东代表菜如“糖醋熘黄河鲤鱼焙面”等,整体更恪守传统,口味居中。
所谓中,就是在酸甜苦辣中求一个中庸之道,既包含酸甜苦辣,又不如川湘菜辣、不如苏浙菜甜,也不如粤菜酸,而是讲究各种口味都在其中,追求一种复合味道。
拆解大盘鸡的两大关键元素——鸡肉和面条,居然都是河南人爱吃的食物,因此大盘鸡自带河南饮食基因。
河南的养鸡业一贯发达。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及河南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发布的《2023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3年我国禽蛋产量为3563万吨,其中河南禽蛋产量为441.19万吨,占全国总量的12.4%,位居全国第二。
如今的河南,与鸡相关的菜品数不胜数。不仅有起源于河南本土的,如被誉为“中华第一鸡”的河南安阳道口烧鸡、开封的桶子鸡、郑州的叫花鸡、地锅鸡等。就连广东的“猪肚鸡”也在河南发扬光大,诞生了“广顺兴”连锁品牌,目前在全国已经有近六百家连锁店。
(图/unsplash)
面,更是刻在了河南人的DNA中。河南的面馆、面店之多,绝不逊色于大盘鸡店。从烩面、饸饹面、新野板面,到焖面、炒面、焙面,河南几乎是面食天堂,因此自然能容得下大盘鸡。
傻子张大盘鸡品牌运营经理、连锁经营管理师李正告诉有意思报告,河南炒鸡采用专门的炒鸡酱,酱香浓郁,更适合拌面。
“真正会吃大盘鸡的人,把鸡吃光后,还会就着面把汤汁一起吃光。”孙新权说。大盘鸡从诞生之初就配合着新疆的皮带面,这刚好满足了河南人的“面食胃”。
如西部来客鲜炒大盘鸡、傻子张大盘鸡、老狼大盘鸡等专业的大盘鸡品牌,它们不仅出现在河南的省内市场,还通过建立品牌,以加盟、连锁等形式走出河南,持续向其他地区扩张。
据窄门餐眼显示,河南大盘鸡品牌西部来客鲜炒大盘鸡,目前有347家门店,门店数直逼西贝莜面村的364家,并且已在16个省份共51座城市落地生根。
截至目前,西北菜品类中的前六名里,有4家都是大盘鸡品牌,而且皆来自河南,不少已经将门店开至陕西、宁夏、甘肃和新疆。
为什么河南人擅长做大盘鸡?
首先,显而易见的是,河南省具有庞大的常住人口群体,为河南本土品牌初期发展带来显著的人口红利。
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布的《人口概况》显示,截至2023年年末,河南全省常住人口共9815万人,仅次于广东、山东,位列全国第三。
红餐产业研究院院长唐欣告诉有意思报告,河南省庞大的人口基数,形成相比新疆更为庞大的餐饮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大盘鸡品牌发展和扩张的速度。
河南省常住人口数量及构成。(图/河南省人民政府)
其次,河南具有明显的原材料优势。
除了河南的肉禽产量一直名列前茅之外,河南还是优质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这里有第一个被评为“中国食品名城”的城市——漯河,火腿肠和冷鲜肉生产量均位列全国前列。还有被称为“中州粮仓”的南阳,因处于秦岭淮河南北分界线,物产品类丰富,拥有牧原、仲景、想念、正大、标点等一批肉食生产加工企业。
成熟的原料体系和完善的生产链,为打造出高性价比、高品质的大盘鸡奠定坚实基础。
另外,河南还具有明显的交通和地域优势,便于品牌向外扩张。
正所谓“九州腹地、十省通衢”,河南位于“中原腹地”,自古以来贯通南北,铁路、公路都十分发达,省会郑州也是国内交通系统重要枢纽之一。
地理位置加持之下,进一步助推了河南大盘鸡品牌的对外扩张。
同时,拥有这样得天独厚条件的河南,孕育出包含蜜雪冰城、巴奴毛肚火锅、姐弟俩土豆粉、王婆大虾等知名餐饮品牌,也成为餐饮品牌的“试炼场”。孙新权进一步介绍道,“能从河南卷出圈的大盘鸡品牌,到了其他城市更是如鱼得水。”
(图/unsplash)
具体到大盘鸡赛道,河南的大盘鸡也有自己的优势。
在孙新权看来,一方面是对大盘鸡口味的改良,将新疆大盘鸡中直来直去的辣和咸改造成一种又甜又鲜、又香又辣,却又不特别甜、又不特别辣的“复合味道”,在这种味道里,几乎所有人都能吃到他们想吃的味道,吃到“爽”,吃到“带劲”,吃到只想用河南话里的一个字来形容——“中!”这种复合型味道不仅适合河南口味,也能完美适配爱吃辣、爱吃甜或爱吃咸的多个地区饮食习惯。
另一方面,河南也对大盘鸡的原料和食用方法进行了多次迭代。不仅将原本口感较硬的土鸡改成了口感更嫩的三黄鸡、黑凤鸡,使其更适配年轻人的口味,还在其中加入土豆、玉米等更多新配菜。在此基础上,部分门店还允许人们自由选择是否加入诸如鳝鱼、乳鸽、猪蹄、虾、千叶豆腐等其他食材。
近几年,河南品牌对大盘鸡还进行了一些创新性的改造。例如,虎丫将其改造成类似“火锅”一样的吃法,吃的过程中可以添加各种食材,使其更包罗万象;或是像西部来客一样,将大盘鸡改造成现剁现炒、口感更新鲜的“鲜炒鸡”。
大盘鸡,下一个黄焖鸡?
从2013年左右进入发展快车道的黄焖鸡,如今门店已经遍布全国。而大盘鸡目前影响力更集中于新疆和中原地区,在东北、西南和南方的大部分地区门店分布较零散。
(图/unsplash)
“大盘鸡目前的受众的确主要集中在北方,并且不容易开拓南方市场。”在餐饮行业专家、凌雁咨询管理首席咨询师林岳看来,因为南方人吃鸡有更多的花样,白切鸡、花雕鸡、口水鸡、窑鸡,甚至每个地方都有自己引以为傲的吃法,大盘鸡在南方人的眼里相对没那么精致,所以大盘鸡市场的发展依然还是会以北方为主。
其次,大盘鸡赛道要想做出“大品牌”,还要解决同质化的问题。林岳解释道,当下并没有特别突出的大盘鸡品牌出现,是这个品类的一个突出问题,因为门槛低、容易同质化,做出菜品个性不难,但要做出品牌个性则不容易。
同时,包含黄焖鸡在内的四大小吃黄(黄焖鸡)沙(沙县小吃)拉(兰州拉面)麻(麻辣烫)都在2023年入选第一财经发起的“打工人最常吃的快餐”榜单,也是靠快餐化快速发家。在全民快节奏的情况下,大盘鸡身上自带的正餐印记反而成了累赘。
去正餐化、向快餐化,成了大盘鸡快速发展道路上的重要转折点。孙新权介绍道,河南已经出现大盘鸡搭配米饭或面食的单人餐外卖,客单价约为十几元,备受商圈及办公楼白领群体欢迎。
另外,大盘鸡里的主体元素,如土豆、面条等多为高碳食品,听起来就与现在年轻人群体中流行的低碳饮食相悖,也是大盘鸡品牌们未来需要注意的风险点。
从全国范围内看,大盘鸡的快餐化仍有进一步发展空间。但大盘鸡品牌要想成为全国范围内的爆款美食,还需要通过创新进一步打造独特的品牌优势,不断适应一人食的趋势,化大为小,深入到食客们的日常生活。
读完点个【在看】👇
本内容观点仅代表发布作者本人观点立场,欣文网平台只做信息内容展示和存储。发布作者:全网转载,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enw.com/35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