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八月的一天,Kat和她的男朋友Nick在旧金山的一个户外音乐节,他们俩已经在一起五年了,Kat觉得他们最终会结婚,但当她站在舞台不远处尽情享受音乐的时候,脑子里完全没有在想这件事。
三首歌之后,舞台上的乐队主唱宣布了一个消息:“接下来的这首歌是为Nick准备的,他有个很重要的问题要问Kat。”Kat听到这句话觉得有点奇怪,她心想“咦,竟然跟我们俩重名,也太巧合了吧!”结果正当她想转身和身旁的Nick说的时候,Nick正单膝跪地,在她面前打开了戒指盒。
人群此时开始给他们俩留出了空间,大家纷纷看向这个场景,Kat此刻才震惊地意识过来自己正在被大家观看。她叫Nick赶紧起来,因为她很尴尬,她是不喜欢在公共场合引人注目的。“而且更让我窘迫的是,我当时还喝多了,穿的也乱七八糟,甚至我都没有洗澡。”她匆忙接受了Nick的求婚后,不得不继续看完整场音乐会,但她内心其实很想逃离现场。
不过Kat还是算幸运的,起码她的求婚惊喜并没有被260万人观看,而另一个女孩Kaitlyn Curran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她在2018年纽约城市马拉松赛上被她男朋友求婚,而这段视频现在已经有260万点击量了。
如果你觉得这几个案例只是少数,那么你就错了,有数据显示,现在有至少45%的求婚仪式是在公共场合进行的,其中有26%的求婚者都会邀请亲戚朋友一起见证求婚。
然而被求婚的女性却并不期望一次公开场合的求婚,数据显示只有15%的女性喜欢这样。事实上,公开场合被拒绝的概率其实是私下场合的两倍,而且这还不算上那些当时口头上说了Yes但事后仍然拒绝了男生的那些人,她们只是为了避免当时的尴尬场面。
虽然近年来公开场合求婚的情景越来越普遍,随之而来的批评反对声音也越来越多,在2017年一次公开求婚上,女生拒绝了男生,有人评论道:“终于有女人拒绝那些喜欢在大家面前求婚的男人了。”
在后MeToo时代,在一大群人面前向另一个女性求婚一点都不浪漫,甚至可能是无知的、控制欲强的、大男子主义的、过于爱表现的体现。
想知道为何这种情景正愈演愈烈,我们不妨回头溯源。其实在公众场合求婚的现象可以追溯到皇室婚礼:查尔斯王子和戴安娜公主在1981年的世纪婚礼被750万人观看,开启了现代婚礼被观看的热潮。
之后,婚礼当天的隆重已经不能满足观看欲望了,你必须来一场精彩动人的求婚仪式。第一场被公众观看的公开求婚是在1985年,体育节目主持人Ahmad Rashād对女演员Phylicia Ayers-Allen求婚,并且全程被拍摄了下来。
所以就在社交媒体存在之前很久,被观看的求婚仪式就已经出现了,一直持续到今天。在体育馆内,一场比赛中,你只需花费100美元就可以把心爱之人的名字打在灯光上,而且一场比赛可能会出现十几个求婚者。
而社交媒体的出现无疑加剧了这种现象,甚至要求求婚仪式更有新意、更有趣、不落俗,来向虚拟世界的亲戚朋友和陌生人展示。人们越来越觉得,既然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界线正在变得模糊,那么干嘛不要求陌生人来参与自己的生活呢?
一家专门为人策划定制求婚仪式的公司透露,一次策划需要3000美元,并且现在形式越来越多样,最新的流行形势是“意外地出现”,就是由知情的朋友把女生带到某个地点,女生提前并不知道要发生什么,然后一群人在那里快闪,最后男生意外地出现了。
这么多年来,形式变了那么多次,但唯一没变的是,绝大部分的求婚仪式上,仍然是男生向女生求婚。社交媒体正在把关于婚礼的一切变成一种竞争,鼓励男生去专注于一些没必要甚至错误的事情。
同伴之间会造成压力,如果你的好友策划了一次成功的求婚,你也会觉得有压力要和他竞争。社会文化也在鼓动这种现象,可能有些男生只想和心爱的人私下聊结婚的事,但似乎有种隐形的力量正在推动你一定要做些什么勇敢的事才能证明自己。
当然,如果是两厢情愿的公开求婚当然没有任何问题,如果你的女朋友曾经透露过她想要一次公开被求婚的经历,那么你就去准备吧。
但大多数情况下,女生毫不知情,并且真正让她们感到沮丧的是,如果她们自己本身是讨厌这种现象的人,到头来自己心爱的人却根本不了解她的喜好,还以为她也想要公开被求婚,这才令人伤心。毕竟我们寻寻觅觅心爱的人,不就是想要找到那个理解自己的人吗?
甚至在这些公开求婚里面,除了真的表达想结婚的希望外,有些人是带有其它目的性的。因为求婚的公开性让女生难以拒绝,有些男生是为了挽回关系,或者听到那个他想要的答案,才选择公开求婚。
这是一种控制和施压,要让女生在那么多人面前,狠狠地拒绝眼前这个看似为她做了那么多事的“善良”男生,告诉大家他们早就没有感情了,或者仅仅让大家知道,感情不止是yes或no这么简单的答案可以回答的,这太难了。
我们在这里并不是要否定公开求婚的一切情侣都是动机不良的,诚然,有很多喜欢这种形式的情侣,并且真正收获了自己想要的。但这一切背后的基础是:两人互相了解,并且沟通交流过自己对婚礼、求婚的期待,就像情侣一起商量决定购买什么样的结婚戒指一样,一切都应建立在沟通了解的基础上,否则你眼中的惊喜可能会变成对方眼中的惊吓。
有些人会觉得公开求婚可以展示自己想要与对方结婚的坚定信念,然而其实信念并不在于你如何开口问对方愿不愿意,而在于最后你们确实结婚了,这就足够了,不是么?
本站只提供内容展现不表达任何观点,本文内容由作者投稿发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人类调研所,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enw.com/393
评论列表(0条)
这里空空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