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网易数读的统计,截至 2019 年法国女足世界杯,中国女足共 7 次挺进世界杯,虽然还没有拿过冠军,但是战绩依然在世界各国中领先。
在这 7 次世界杯之旅中,中国女足一共踢了 33 场比赛,胜 16 场,平 7 场,进球 53 粒,位于世界前十。
在亚洲杯上,中国女足的成绩也是遥遥领先。在 1986 年到 2006 年的十届亚洲杯比赛中,她们一共夺取了 8 次冠军。
但中国女足也有过低谷期。2006 年之后的 4 届亚洲杯,中国队都是止步半决赛;2021 年的东京奥运会上,甚至还留下了两场惨败。
面对困境,女足姑娘调整好了心态,选择了迎难而上。女足主帅水庆霞就说:“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更自信,要勇于展现自己。” [2]
在 2 月 6 号的亚洲杯决赛上,中国队刚开始的状态的确不如韩国队,不仅反攻较慢、进攻策略也不太得当,上半场结束时,韩国队已领先了中国队两球。
此时,很多人在社交媒体都表示不忍再看,心脏受不了。
但绿茵场上的变化总是很突然。就在下半场的第 68 分钟,作为替补出场的小将张琳艳赢得了 1 个点球的机会,为中国队扳回一球;仅 3 分钟后,张琳艳在队友的配合下又头球攻门入网,直接 2 - 2 逼平了韩国队。
找到了节奏的中国女足,在最后的伤停补时阶段又进一球,最终以 3 - 2 逆转韩国队,惊心动魄地拿下了她们的第九个亚洲杯冠军。
而在赛场之外,女足姑娘的成长之路也像这场决赛一样,并非一帆风顺。
女子足球这条路,并不好走
2003 年,媒体曾报道过女足的薪资情况,像孙雯这样的主力队员,每个月也只能领到不多的固定薪资,加上比赛奖励、广告收入和国家队补助,才算得上是女足的“首富”。但她的年收入依然是国内男足一般球星的十分之一 [3]。
不只有中国,放眼全球,各国女足薪资低、球队少、比赛少也并不少见。
据报道,实力强劲的日本女足也曾因薪资不足,只能通过打零工来贴补日常开销。
而世界排名第一的美国女足,也时常面临发展困境。不仅商业赞助少,可以参加并且赚取奖金的比赛也少,很多美国女子球员为了谋生,会额外找一份工作。
之所以会这样,还是和“缺少投资”有关。
比赛的收视率,是影响投资的关键因素之一。作为世界第一大运动,足球有着其他运动无法比拟的关注度,只是和男子运动相比,女足也不占优势。
在 2018 年 CCTV-5 足球类(非世界杯)的收视排名中,亚运会女子足球中国队对阵日本队的决赛荣登榜首,这也是女足比赛(决赛)首次登顶 CCTV-5 足球类赛事收视榜。女足的 2.17% 平均收视率看起来不错,但是据禹唐体育 2018 年的收视盘点,CCTV5 频道年度收视前十的均为男足世界杯比赛,排名第十的是世界杯小组赛 H 组第一轮哥伦比亚队对战日本队,收视率都有 5.77% ,相较中国女足决赛的收视率,翻了一倍有余。
不难想象,如果女足进行的是一般比赛,关注度并不会太高。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吸引投资,自然是十分困难的。
足球运动激烈的对抗极具观赏性,而在不少观众的心中,男子足球完美地呈现了这种对抗,女子足球则要弱不少。
在国际足联的报告中,这种刻板印象得到了数据支持。仅有 5% 的被调查者认为女子足球是吸引投资的,近三成的人依然觉得足球是“对女性有挑战的运动”“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女性运动”。在这种刻板印象下,女子足球的生存环境恶劣也是意料之中,职业化进程步履维艰。
由于缺少投资,球队在硬件上无法最大程度地满足训练需要,很容易造成球员训练时受伤,再加上正式比赛时的高度对抗,伤病更加常见。
在 2019 年的东亚杯上,中国队核心王霜在对阵韩国队的比赛中,就因左脚韧带拉伤,被迫退赛。
对女足运动员来说,外伤和骨折时常发生,扭伤和劳损更是家常便饭。
受伤不可怕,怕的是不能比赛。就像退役不可怕,怕的是后继无人。由于资金不足、待遇跟不上,发展艰难,女足的青黄不接早已成了大问题。
根据国际足联统计,2014 年时亚洲足球联合会仅有 30 万注册球员,这个数值远远低于中北美足联及欧洲足联。新人是球队的未来,资金不足加人才短缺,对于女足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即便如此,中国女足所表现出来的不屈不挠和顽强抗争依旧令人感怀。标准足球场的面积为 7140 平方米,而每场比赛她们需要跑动万米以上的距离,留下成斤的汗水。
虎年春节刚结束的这几场亚洲杯比赛,女足队员们坚韧不拔的表现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足球的希望。有网友评论道:“铿锵玫瑰,逆风翻盘,永不放弃。冠军,当之无愧!”
但是中国女足这些天的刷屏,并不能保证女子足球的境遇在未来就会得到显著的改善。
2014年,国际足联在采访世界各大女足俱乐部关于未来十年的发展目标时,大多数队伍都希望可以增加从业者的数量,获得更多的投资,希望女子足球可以得到更多的宣传和营销。我们不仅需要关注国家队里的女足,还需要关注各个俱乐部里的女足,才能让中国女足更好地踢下去。
就像王霜在 2019 年说的那样:“什么时候你们支持女足的角度,不再是为了讽刺男足。……那么我们中国女足在未来才会真正强大。”
[1] FIFA. (2021). Women's Ranking 10 Dec 2021.
[2] 祁东, & 宋承良. (2022). 逆转!赢了!!!. 澎湃新闻. Retrieved 7 February 2022, from https://mp.weixin.qq.com/s/brAo49oZO9tvs-wDrHSEkA.
[3] 北京娱乐信报. (2003). 女足收入全揭秘. Retrieved 7 February 2022, from http://sports.sina.com.cn/s/2003-09-30/012064108s.shtml.
本站只提供内容展现不表达任何观点,本文内容由作者投稿发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新周刊,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enw.com/515
评论列表(0条)
这里空空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