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正阳县城南城河外,顺着城河有一条大街叫顺河街,那是满城的繁华之处。街的西头是县汽车站,东头是商品粮店,街的中央是县里最大的百货商店,人们叫它磨角楼,其实只有一层营业,因为有个地下室,人们才这样叫它。另外,街上还有个热闹去处,叫回民食堂,那里人声鼎沸,烟火蒸腾,饭菜飘香。尤其叫人忍不住驻足观看的是,回民食堂门前,有一个炸油条的摊子。一个长胡子的中年汉子,忙着拉呀,扯呀,往油锅里下油条,一个青年女子在不停的翻油条,当金黄的油条出锅时,一条街都是香的。
油条,家乡人又叫油果子,不论斤卖,论根。一根一毛钱,二两粮票五分钱也卖。对于身无分文的我,想吃也没钱买,只有眼睁睁地看一会儿,走开了。
有一回,我突然看见那个扯油条的中年汉子,端起个饭碗,竟是一碗面汤,手里还捏着半块馍。这让我深深纳罕了。面前有金黄的油条,为啥不吃呢?还要端碗喝面汤,吃蒸馍。
当我把心中的疑惑,告知院里的邻居陈奶时,陈奶对我说,干啥烦啥,卖啥不吃啥。天天看着那一堆油条,熏熏都饱了,叫谁也不想吃。
参加工作后,认识了一位风水先生,年纪不很大,但却很能说。说起风水,眉飞色舞,滔滔不绝,叫人插不上嘴。他的名气很大,乡政府、县银行、大老板、小商户都找他看风水。有一回,田楼乡政府乔迁新址,请他去看风水,说好价钱六万元,谁知后来人家反悔了,只给一万元。这位风水先生恼了,把准备好的一大堆奉承好词,全部换成了不好的话。
他把乡长的办公室说得一无是处,从升官福地,说成了太平间,说乡长坐在那里办公不吉利,要倒霉,不但升不了官,还要受株连,挨批评,坐班房。应该从二楼搬到六楼,办公面积从一百二十平方,减到了三十平方。乡长面色蜡黄,点头就像小鸡啄米,连忙从二楼的大房间搬到了六楼的小房间。
这位风水先生还不罢休,又说乡政府的大门风水不好,正对着灾星,出门见灾,大不吉利。怎么破灾呢?要把乡政府大门推倒重来,重建的乡政府大门不能太正,要歪斜一点,避开灾星。乡长听了,立刻照办,推倒大门,重新建了个歪歪的大门,又在乡政府旁边修了一条斜斜的小道。这样就能确保乡政府工作人员,事事顺利,官运亨通。
歪门斜道乡政府的一景,乡里的百姓去乡政府办事,都说到歪门斜道那里走了一趟。
看到这位风水先生如此神通广大,我也顺口一说,什么时候,也给我看一看风水。这位风水先生愣住了,看了我一会儿说,你真的信这一套吗?这都是骗人的,聪明人都不信这一套。
我说,那位乡长难道不聪明吗?他为啥相信这一套。风水先生说,乡长很聪明,但他有贪念和欲望,所以他信,这叫聪明反被聪明误。
风水先生说干啥不信啥,嘴上说的好听,是叫别人相信,不然俺靠啥吃饭。听完他的话,我顿有所悟,人世间有些高光的事情,就是这样的啊。
近日在网上读到一篇文章,介绍毛泽东主席生前读的最后一本书是《容斋随笔》。他的满床书籍,除了二十四史,大多是中国古典文集,其中不少是民间野史笔记,还有笑林广记,笑府这样,被封建士大夫不看好的书籍。
我突发奇想,毛泽东主席的满床书,应该是《资本论》,恩格斯文集,列宁全集,斯大林全集。为什么是《容斋随笔》呢?
文革中的林副统帅,自壮坚信马列,岂疑星火燎原。但这个自诩为马列主义者的接班人,满嘴说的是,不说假话,办不成大事。他疯狂地大搞愚民政策,把中国当代的造神运动推向了高峰。但他最终摔死在了蒙古的温都尔汗,把一句顶一万句的神话彻底打破了。
透过现象看本质,你就会明白很多道理,世界上的很多事,就像顺河街上的油条摊一样,翻来覆去,就那一锅油,金黄的油条出锅时,还是满街飘香。
本站只提供内容展现不表达任何观点,本文内容由作者投稿发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侯国平©,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enw.com/548
评论列表(0条)
这里空空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