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频道
  2. 情感

比爱情更高贵的,是姿态

没有框架的女人就像地摊货。

地摊女孩检视标准:

1:他发来的信息,你是否几乎都秒回,即使是在晚上11点,你应该在睡觉或者工作的时候。你是不是一个活在微信中的人?

2:对于他的约会,你是否随时Standby,什么时候都可以,即使是在约会前的30分钟。(至少提前半周,不然你就是个无所事事,没安排的nobody。没有自己的私生活,没有人约的女屌丝)

3:对于他的冷淡,你是否没有惩罚机制,甚至会哭泣求和。

4:对于他对你的怠慢,你是否都欣然接受,且不计较。这里的怠慢是指行为上怠慢,态度上怠慢。

你中了几条呢?

我原本想讲一些作为一个名品女人,该如何让男人约不到的矜贵技巧。

比如,男人打5次电话,你只接一次;邀约3次,才答应他,可惜我发现那一套,如今已经不适用了。

在采访过程中,男人们对这种行为不屑一顾,但凡优秀一点的男士对一个刻意吊着自己的女生都提不起第二次兴趣。(真假有待考量)

但无一例外的,他们对名品女人的看法都是关于品质的,内在的。

比如说这位设计公司CEO:

首先要名校读过书、那种气质不是钱能买来的,然后穿着有自己的风格和见解(包括无所谓品牌,舒服干净就行也是自己的见解)。

不是那种脑残的跟风,贵就买。而是真的了解这个品牌,然后和自己吻合。

比如有的人喜欢兰博基尼是欣赏他的十缸发动机或者欣赏创始人出身意大利北方农民那种不屈蛮牛精神,而有的人就是因为贵。

长相不需要传统意义上的好看,但要有自己的风格,干净精致。

行为善良,尊敬老人,最大加分。

不需要多大事业,但要有一份正经的职业,最好她还去过一些地方,有见识的女孩肯定是开朗的,有见识的人是丰盈的。

独立,不仅仅是经济,更是思想上的独立。

比如说这位金融公司合伙人:

对世务有一种洞见的大气姑娘吧,大气不计较,不墨迹,有洞见和一定的抽离感。

特别喜欢让人敬重的女孩,其实我个人看这个问题是无性别化的,我就想我敬重什么人,光明磊落,不为五斗米折腰,可以圆滑但不能妥协,浊世中做个守得住自己内心坚持的人,这种人就让人尊重,就是……名品?

当然,还有一些另外的答案。

总结,名品女人,要么通透,要么纯真。

女人心中的名品女人,可能要更具象一点。

比如她们要才貌俱佳,至少肤若凝脂,绝不化艳丽的妆容,最好出生书香,才致她品味不凡,谈吐不俗,最难得的是且美而不自知。

对比这些标准,我们这一代是很难找到了,把时间轴划回上个世纪,倒是能报出一连串名字,施南生,周天爱,林青霞,章小蕙。

好像都是亦舒正面或侧面夸赞过的人物,美而不自知,便是她赐予林青霞的。

哦,再加上一个林燕妮吧。

据说,她当年写稿时,必要沐浴更衣,写稿时爱在稿纸上喷洒CHANEL 5号香水,才动笔。且不说她拿过香港“最佳着装”和“最佳作家”等奖项,钗光鬓影、活色生香,浪漫了整个香港的黄金时代。

就凭这一个如此梦幻的仪式感,我也必把奉为榜样。

她是大才子黄霑苦追多年的女人,也曾是李小龙的嫂子

何况,她还出过一本书——《女人最重要的不是爱情是品位》。

这本书,我早想拜读,可惜,线上实体找遍也没下落,拜托香港出版社的朋友,也说年代久远,劝我放弃。

只由得豆瓣网友几句摘抄过过瘾了:

你在巴黎那些最时髦的地方见过女士们怎么穿衣服,你的穿衣品味便会提高,在罗马看见男士们怎么穿衣服,你便懂得男性怎样才叫做相貌堂堂。

自己的人生要自己把握的,还活着的时候不要让人牵着鼻子走,品位让你有自己的一套,不是孤芳自赏,而是自我增值。

恋爱是人生大事,有品位有气质的你会把异性吸引过来,因为你的气质和礼貌让他们觉得跟你在一起很自在,亦以你为荣。

最后一句深有感触。

从小走路的时候,爸爸总爱在我身后戳我的背脊,叫我挺起胸膛。

他自己也是,一直被人叫做郑少秋,直到快60岁,不少朋友都以为他年轻的时候是部队将领,其实他只不过在兵工厂里磨过子弹头。

这一切都跟他始终挺胸走路,正视看人有关系。

高考结束的当天,他拉着我去商场选高跟鞋,逼迫我立即换上,走路回家,他说:

女孩子,气质最重要,气质好了,一切流氓地痞自动散开,看到你不敢胡乱来追,而读书和穿高跟鞋是提升气质的最优捷径。

这点林燕妮亲自佐证,当时港媒评价她是穿露胸晚礼服最好看的一个,倒不是因为她身材多好,而是她的脸上总是洋溢着一股子别人无法企及的自信。

连林青霞都说:

“记得当时我张大了嘴巴,仿佛见到王后出巡一般。她穿着一件粉红色到小腿的貂皮大衣,下巴微微上扬,脸上挂着高贵的笑容,我们就像她的子民。”

说回亦舒女郎这头吧,施南生和章小蕙我们已经写过了。

(后台分别回复关键字:“章小蕙”,“施南生”,可以查看。)

一个潇洒、天才到极致,一个妩媚风流、不可逼视。

是我等凡人可望而不可及的。

到是真正亦舒书中的那些人物,部分值得借鉴。

这半年来精神压力过大,时常早上醒来就已经头疼,有一阵子甚至怀疑自己患了美尼尔综合症。

试过各种缓解压力的方法,甜品喂进嘴里那一口充满快感,可惜不消5分钟就心生空虚,运动时焕然一新,但总是过度兴奋导致失眠。

《康熙来了》也已经下饭了一万两千遍了,还有什么可以打发时间又没那么大负担呢。

有一日打开亦舒作品集,先看的是《玫瑰的故事》,再看的是《流金岁月》,《阿修罗》,《风满楼》……

每一本都不过长,也不会故意设置让你过度沉浸的情节。是淡淡的,文风也有一种老派教书先生的疏离感:

我今天心情好,说与几句给你们听罢了。

(说起来我最近几年极讨厌一些导演故意设置泪点,某些情节,就好像他站在演播厅一声令下:哭,给老子哭。然后全场观众就集体配合一起来哭,总有种把我当傻子的膈应。

点个名吧,去年就有一部——《烈火英雄》,导演,你敢说那些翻来覆去的慢镜头不是给我们酝酿眼泪的吗?)

这几本被大多数人叫得上来的几部作品,都不是我最喜欢她的作品,我喜欢的是《吃南瓜的人》,《变形记》,《德芬郡奶油》《这双手虽然小》。

区别于上面的几篇,这几篇的女主角最后都没有善终——哦,是区别于传统的言情小说来讲的。

他们在故事的结尾,并没有和某一个高富帅在一起,而是通过描写,展现了那一代女人的独立,硬颈,识相。

用一个词总结,大概就是「体面」。

子佳在《变形记》里面负责调教一个20出头,还没有演过电影的电影明星成为大家闺秀。

她说:

鞋子是鞋子,拖鞋是拖鞋,为什么把鞋跟踩扁当拖鞋?多邋遢,坐在椅子上切莫翘椅脚,拜托,不要抖脚,树摇叶落,人摇福薄。

还有,锁匙圈别套在手指上叮铃铃的转。

手不要老去摸头发耳环,这叫搔首弄姿,十分难看,补胭脂请进洗手间,大庭广众做来不雅,即使觉得人家话题无味,也不可频频取出小镜子照面孔解闷。

还有,在座超过两个人的时候不要老谈自己,请多多关心他人,认识时事,世上许多人在吃苦,你的片刻不如意让爱人知道已经足够。

这就是社交礼貌,当着外人,心里想些什么完全不要露出来,再不高兴,也万万不能一脸晦气怨怼的样子。

相信这是亦舒自己出生于浙江大家族的旧时家风,又得益于她曾经去过英国留学,总是沾染了一些老派贵族的礼教。

毕竟摸头发叫搔首弄姿这一点,时下的女孩已经不在意了,她们急于在抖音,微博,朋友圈发各种头发甩起来的短视频。

小说的结尾是个大反转,原本是富二代要求下属调教自己的明星女友,好让家族接受她。

但原来都是个大圈套,他做这一切只是为了追到朴素寡淡的她,作为小职员的女主人公,拎得很清,拒绝追求,辞去职务,只身跑到上海工作。

贵公子有何不好,是你,你会不会感动的留下来,故事里的子佳就不,她觉得尊严更重要。绕了一大圈,他突然说他要找的人是她,何必呢?

《吃南瓜的人》:

林结球在男友飞机失事后才发觉自己被骗,却始终放不下男友13岁的女儿,把她交于私生活不够稳定,且家中有股挥不去臭味的生母。决定收养她,并资助她去英国的。

寄宿学校,直至18岁。男友虽然收入颇丰,但因为消费无度,非但没有留下遗产,且欠了公司各路人马一屁股债。

她自掏腰包,把债务一一还清。

朋友说她是傻子,她却觉得有此份义务。

最后一节,看的人心里一阵暖,但鼻子一阵酸。

“就在这个时候,他在一株棘杜鹃的红花下转过身子来,果然是他,他看着结球微笑。同时,也叫女伴着她。那年轻的女子也回过头来,亮晶晶大眼睛看牢结球。

结球看清她面孔,出了一额汗,那不是别人,那正是林结球。她看到年轻的自己,脸比较圆,嘴角全是笑意,快乐得挡不住,自眉梢眼角飞溅出来。结球语塞。”

这是结球和后来的未婚夫去度蜜月时的一段描写。

自从前男友去世后,各种之前被他小心翼翼掩盖的假象都被掀开来,她从最初失去爱侣的悲痛逐渐转移到怀疑这份感情真的纠结当中,日日夜不能寐。

直到此刻,她故地重游,看到年轻的自己,快乐挡不住,自眉梢眼角飞溅出来。

如果一份感情,曾经真的让人如此快乐过,又何必要求它的100%都是真呢。

懂得与过去温柔告别,是对未来最大礼物。

《德芬郡奶油》里杨雅量是不会老不会胖的妖精,把身边一个个男人迷得团团转,何况她才学兼备,还是大学教授。

书中出现的第一个男主人公,居然是她闺蜜的儿子,20出头血气方刚的少年,在一场舞会中看不上任何一个青春美丽女大学生,却被这个气度不凡的阿姨吸引。

据说当年师太扬言要写19禁chuan戏,但是尺度仅限于摸腹肌,还比不上如今某些爱豆演唱会上的奉献大。

雅量迷人,也热衷于恋爱,她的感情观,放到现在,也一点不过时。

“应该是这样,无论如何,趁年轻,疯疯癫癫爱它数场,老来,六十岁了,可以坐在电视机前缓缓咀嚼错在什么地方,或是讪笑过度热情少年的我只是爱上爱情本身。”

“大方自然的做回你自己,千万不要假装年轻、美丽、聪明、能干、富有、潇洒或是经验老道,记住,你就是你,就喜欢满意自己,故此自由自在,不必理会异性喜欢哪种型号。”

“结交异性之时,请欣赏他,爱慕他,漂亮的男子象艺术品,百看不厌,他们是完全与我们不同的一种生物,他们强壮勇敢英伟,他们的眼神与笑容动人,他们的手臂有力温暖。

记得我们那年代年轻时多笨?斤斤计较男友学历收入家境,真是愚不可及,男伴只是欢乐之源。“

“女性的爱是那么泛滥,漂亮婴儿鲜艳花朵,都叫我们爱不释手,走进时装店,看到新装,会得上前爱抚:呵,这乔治纱真要命,那双手袋式样可爱,几乎魂不附体。

可是对男人却特别苛刻:要求他们先爱我们,再在经济上支撑我们,且要一生一世,公平吗?女人碰到一件紫貂大衣,眼睛发亮,把皮裘往脸上一贴——对男人如此,已经足够。“

读到这些话时,我快速找笔记下来,赞叹师太不愧是师太,怎么会我心中所想,被她说出来,且不差一字一句。

雅量噬爱,却不愿意被任何一个男人所束缚,不论是生动迷人的20出头小伙子,还是后来成熟多金的丈夫。

故事的结尾:

杨教授在何处?她在一支叫尼罗河珍宝的船上,刚经过白尼罗河那一截,向埃及阿斯旺水闸驶去。

渴望爱,也沉浸在爱其中,但当这份爱阻碍了我灵魂的自由发展,那我随时弃之如履。这不是我们说的:“爱与自由,我们都有”吗?

《这双手虽然小》就更离谱了,写一个家境殷实的香港女生,年轻又富有正义感,立志成为一名有所建树的记者。

故事没有任何言情小说的本分,讲的就是嘉扬作为记者的奋斗史,围绕全世界女性地位的问题展开调查。其中包含了亲情,友情,以及笔触很小的克制的爱情。

全篇精华:“这双手虽然小,但属于我,不属于你。”

关于亦舒,我似乎总记不住她书中的很多情节,但却摘抄了很多句子。

比如,13岁就熟知的:

记住,真正有气质的淑女,从不玄耀她所拥有的一切,她不告诉人她读过什么书,去过什么地方,有多少件衣裳,买过什么珠宝,因她没有自卑感。

还有:

一个女子没有经济能力,才会万劫不复,记住,勤奋工作,努力节蓄,已经福杯满盈。

要活得漂亮,需要付出极大忍耐,一不抱怨,二不解释,绝对是个人才。

有豆瓣网友说:

亦舒写的其实一直不是言情,只是教女人如何做女人。

深以为然。

本站只提供内容展现不表达任何观点,本文内容由作者投稿发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人类调研所,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enw.com/62

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