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
攻到建康城下,差点偷了刘裕老家的卢循起义是怎么失败的?
公元409年,当刘裕率大兵征伐南燕消息的传出,徐道覆非常高兴,忙派人前往广州,劝卢循乘晋廷内虚时主动出击。卢循当时名为大州刺史,实为小国国君,天天诗酒茶棋书画,根本不想找东晋麻烦。但是,徐道覆坐不住……
-
北周第一次进攻北齐,联合突厥打到了晋阳城下,却被北齐给吓跑了
北齐文宣帝高洋在位时,北周经常担心北齐军队会趁着冬季黄河结冰渡河入侵,因此,一到冬天,就如临大敌,派兵驻守黄河沿岸,凿开黄河河冰。高湛即位后,朝政逐渐腐败,一到冬天,变成了北齐开始凿开黄河河冰,阻止……
-
北周北齐宜阳、汾北之战:因小摩擦而起的大战,打了一年最终平手
公元569年一月初一,北周武帝宇文邕因北齐武成帝高湛驾崩而停止了朝会,以示纪念,并派遣李纶出使北齐,参加武成帝的葬礼,表现出一个友邦应有的姿态,然而,到了这一年的下半年,一件发生在两国边境上的小事却……
-
南齐永明之治:短暂的南齐历史中短暂的繁荣时期
南齐武帝萧赜的永明年间,由于南北双方恢复了和平,南齐国内也减少了内乱,南方经济得到了发展,人民生活也得到了改善,在十几年间里,江南地区出现了短暂的繁荣。齐武帝萧赜刚毅善断,为政务存大体,以富国为先,……
-
南齐萧子响被杀事件:太子暗中除掉对手,齐武帝却只能当作不知情
自从齐武帝继位以来,随着岁月的流逝,南齐朝廷上的脸孔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这里有人事代谢的缘故,也有政治斗争的影子。到永明七年年初,南齐朝廷上的重臣分别为:大司马萧嶷、司徒萧子良、骠骑将军萧映、卫将……
-
孝文帝南伐:孝文帝的战略失误,淮南重镇无一攻克失败而归
随着孝文帝迁都洛阳,北魏王朝从道武帝天兴元年(公元398年)到如今持续九十七年之久的平城时代结束了,由此,它也开始了它命运中的洛阳时代,实际上,孝文帝迁都洛阳的目的,不仅仅是争一个正统的地位,也不仅……
-
孝文帝改革:对鲜卑来说是进步,对整体来说是倒退
孝文帝在迁都洛阳的同年发动了对南齐的战争,不过孝文帝诸多的战略失误最终导致这次南伐无功而返。在南伐尘埃落定后,孝文帝便雷厉风行地进行改变鲜卑旧俗的变革。他刚刚回到洛阳,就召开群臣会议讨论这项议题。他……
-
北魏攻刘宋虎牢关:在外无救援的情况下,守军却坚持两百余天
在公元422年年底的时候,奚斤、公孙表、周几等人率领一万五千骑兵,对虎牢关发起了第一次试探性的进攻,北魏军在城东南五里扎营,然后从成皋朝虎牢关外城西门扑来,毛德祖率军出城迎战,斩杀了一百多人,北魏军仓皇逃回大营。年初,当进攻虎牢关的敌人分军西进,协同于栗碑清扫洛阳宋军的时候,毛德祖抓住战机,主动出击,...
-
刘宋东阳保卫战,千余人对抗三万北魏骑兵,刘宋在东线战场的胜利
公元423年一月,在北魏第一次对刘宋战役中,北魏为开辟东线战场,叔孙建所部进入刘宋青州地界,攻陷了临淄,刘宋青州属县官兵均望风而逃。青州刺史竺夔将居民们集中到青州治所东阳城内,济南太守垣苗也率众投靠竺夔,竺夔与城内的将士们盟誓,誓死守卫东阳。他还下令,不进入东阳城的居民,都要割掉田地里的麦苗,依托山险...
-
刘裕的驾崩:对皇位安排并没有效果,刘宋的政治危机开始显现
宋武帝永初三年(公元422年),对于刘宋王朝而言,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一代枭雄宋武帝刘裕驾崩了!刘裕在位三个年头,照实际时间计算,他仅在位一年零十一个月。在此期间,他一直忧虑着帝国的未来,这种深深的忧虑除了政治基础不牢固以外,还因为他的帝国缺乏一个成熟的继承人。史书记载,刘义符在东宫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