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晶睛火了。
火到各大媒体为她背书,
民选“最美支教老师”的头衔也花落于她。
哥伦比亚大学海归硕士;
28岁就已支教10年的90后;
组织超1500名志愿者参与支教;
定点帮扶8所乡村学校……
如此傲人的履历再加上姣好的容貌,
任凭谁看了,都会忍不住赞赏一句人美心也美。
但没想到的是,仅仅走红一周,龙晶睛就被扒了。
人们开始怀疑这位最美支教老师的初心,也许并不像她展现的那么坦荡干净。
龙晶睛能脱颖而出获得关注,
离不开她在短视频平台对支教生活的拍摄分享。
102则小视频,
里面或是和小朋友开心地合照;
或是给学生们演示舞蹈动作,身姿玲珑流畅;
或是用山川风光作景,配上标志性露出八颗牙的甜蜜笑容;
或是泛舟游览,一派岁月静好的模样。
画面的确赏心悦目,笑颜也和煦治愈,
却好像怎么看怎么突兀不搭调。
脸蛋永远比身边的孩子们白嫩,妆容半永久的精致秀丽。
好像不是给学生教课,更像是个人的表演。
虽说深入当地支教的老师不一定都是沧桑疲惫的模样,
但倘若真如她挂在口头的,已经致力于支教10年,
日晒风霜和艰苦的生活条件,怎么也不会长达10年都没留下辛劳的痕迹。
美则美矣,却不像是支教了十年之久的老师
又有眼尖的网友发现,
龙晶睛的视频并不都是自拍,许多是第三视角的他拍,
后期还出现了航拍角度,显然更像是有专业人员在记录。
所谓的“十年支教”也有春秋笔法之嫌,
龙晶睛1993年出生,今年不过才28岁。
如果十年前就开始在湘西支教,那时她最大也就18,总不能是放弃了学业去的吧?
根据龙晶睛的澄清,
她实际上是十年间,每年短期支教个把月,
且每次去的地方都不同。
相比大众印象里,支教都是勤勤恳恳的教学帮扶,
龙晶睛则是一日体验卡式的支教,所以才更有精力保持外在的精致。
针对以上问题,龙晶睛的助理也做了解释:
“并非一直待在支教村,但每个月会去小学送物资。”
其实,如果真能做到这个份上,
真为山区孩子做了实事,真吸引了更多人关注和加入到这项事业中,
在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也不是不能宣传,毕竟流量用好了就是正能量。
但随着她开办收费5000块支教班的消息流出,
龙晶睛的信用变得岌岌可危。
在天眼查上搜索,龙晶睛旗下有一家“善吟创益有限公司”,开设有“善吟共益”公众号。
实际上,她是这个公益创业项目的创始人。
公益两个字很有号召力,
今年4月,她发布了一篇招募推文,邀请新媒体人加入她的“爱心暑托班”。
这个活动时间很短,只有五天,
但需要缴纳的“善款”却高达5000元。
除了价值288元的线上课程——《乡村支教必修课》,
这5000元更多的,是“旅游费用”。
在与记者的对话中,负责人称这个项目为“义工旅行”。
周边经典打卡显然是收费的重要一环。
图片来源:极目新闻
那么义工支教所占的分量有多少呢?
查看项目暂定的行程表,
实际授课的“爱心助学”时常仅有7个小时,同行的却有20人左右,
均摊下来,每个人只有21分钟的时间。
连一个完整的40分钟课堂都凑不够,请问能教点什么呢?
从相识到告别只有五天的师生关系,
简单的教教唱歌,做做游戏,这顶多能算是体验,
又何以挂着支教的名头?
难道限制报名人为新媒体人,只是因为看重了这一行业的推广影响力吗?
当时的招募推文“新媒体人,和我们一起去支教”
另有疑似负责为善吟创益剪辑视频的网友爆料,
龙晶睛只是公司孵化出面向大众的一张名片。
说白了,就是利用网络效应打造品牌,出名变现,
给乡村孩子育梦的口号有几分真?
给自己赚流量的目的又有几分假?
更受到诟病的是,打卡式短期支教很可能只有害无益。
如此带着学员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式的教学,像是一场休闲生活的农家乐。
他们从中满足了自我感动式的价值实现,
孩子们从来去匆匆的支教中获得了什么呢?
是被打断的学年计划?还是被冲击的世界观?
五天七小时的教学,真能帮他们追赶上和城镇孩子学业与知识上的差距吗?
何况孩子们珍贵的学习期却只有一次,被耽误的时间精力如何弥补?
不断更换老师,让孩子们配合一场场名为“大爱的表演”。
恐怕形式要远大于效用和实际。
有人把支教当表演舞台,有人把支教当置换工具,
但最终苦了的,都是没有话语和选择权的孩子。
今年3月,在云南龙陵县支教的一位刘老师,也被曝有“不当行为”。
但与其说是曝光,不如说是自曝,
毕竟恶毒吐槽、辱骂学生:
“傻×,笨蛋、智力不健全”,都是她本人公开发在微博平台上的。
刘老师支教教的地理。
学生们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第一次接触地理科目,有很多听不懂的地方,
她上来就是“又差又笨”,“初一地理有那么难吗?”
我倒是想问,如果孩子们都能自学了,还需要你做老师吗?
偏远地区孩子接受的教育可能不怎么健全,也缺乏知识的训练,
写字慢了一点,刘老师直接嘲讽“笨蛋”,地图炮“落后”。
学生掌握的知识还不牢固,老师方面却没有任何反思,
反而拍照发上网,配字“怎么能,这么笨?”
年轻老师要负责报名注册工作,
一个学生因为麻烦她办理入学,耽误了她洗澡,就被骂成“傻×”。
也真难为这位公主纡尊降贵,放弃沐浴焚香的自由了。
她一口一个问题学生,
把孩子们对城市老师的新奇,说成是恋爱脑,
揣测学生觊觎她的男同事。
她上传不打码的照片发泄怒气,完全没把学生的自尊心放在眼里。
“在老师眼皮底下干这个,智力属实不太健全啊”
原图全部学生都没被打码
学生犯错,她不光让罚站,还非得用难听的话羞辱一番。
“大自习抓个傻子。”
孩子们适应不了她的语速和讲课速度,希望她能慢一点,
她不以为意,反抱怨学生脑子笨,听不懂普通话。
满意度低的原因,您自己心理没点数吗?
受制于经济水平,当地教学条件差,多媒体设备破损,
她优越感爆棚地阴阳怪气:“哈哈”。
支教生活即将结束,没有一丁点怀恋不舍,只撂下一句:
“想必我会更珍惜跟正常人类的相处,以后一定要在东部沿海生活。”
言下之意,这里的孩子们就不是正常人类,待在云南让您受委屈了?
翻翻刘老师的支教感悟,处处都在讥讽地区为什么这么落后,学生为什么蠢笨之极。
为什么?来科普个热知识:
支教,支援落后地区乡镇中小学校的教育和教学管理工作,也称扶贫支教。
教育资源匮乏、物质生活拮据,都是这些孩子从出生起就面临的困境。
身为支教老师,不能感同身受,体谅理解就罢了,
反而挖苦歧视,敷衍渎职,对这一身份无半点敬畏。
再回过头看看她的支教宣言,简直充满虚与委蛇的色彩。
“让青春,在西部绽放绚丽之花。”
那么既然刘老师打心眼里瞧不起贫困地区的孩子,又反感支教工作,
为什么还要难为自己参加志愿支教?
其中另有玄机。
因为她系大连某大学的在校生,
学校规定只要支教一年就能获得保研名额。
刘同学就读期间,履历光彩,
当过组织部副部长、团校办公室主任、团支部书记,也拿过不少奖学金。
但可惜的是,仅这些还不足以让她保研,所以才盯上了支教。
在嫌贫爱富的刘同学眼里,支教不过是她的台阶和捷径。
贫困山区的孩子,不过是脚下踩的砾石。
刘同学已被取消保研资格
同样的,还有去年12月在云南南华县支教的万同学。
“全国互联网+创新大赛季军”、“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最具影响力毕业生候选人”……
以万同学这一行写不尽的荣誉,走哪都自带光环。
本站只提供内容展现不表达任何观点,本文内容由作者投稿发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人类调研所,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enw.com/35
评论列表(0条)
这里空空如也~~